如何看待去年中国央行未增储黄金
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数据
本期导读:
俄罗斯央行2017年不断续增加黄金储备,而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保持不动。
按照世界黄金协会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数据显示,2017年7月至11月的5个月中,俄罗斯连续增持黄金共112.8吨,使其总黄金储备上升到1828.6吨,占其外汇储备的17.5%。
据俄罗斯央行2018年1月最新数据显示,俄罗斯官方黄金储备为59.7百万盎司。
按此计算,俄罗斯央行黄金储备为1856.88吨,而中国人民银行官方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,我国央行官方黄金储备仍旧为1842.6吨。俄罗斯官方黄金储备已超越我国。
而截至2017年12月,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5个月没有买入黄金。对此,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央行连续15个月未增储黄金?
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数据,截至2017年12月,全球官方储备黄金总量同比增储226.6吨,达到了3.37万吨的历史高位。2017年依旧成为全球央行黄金净储年。但是,中国官方黄金储备量仍然是2016年底的1842.6吨,也就是说,2017年在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土耳其等国央行大幅增储黄金的同时,中国央行一改近年来的储金节奏,未增储黄金,这自然引起了外界的猜测。
其实,这一年,中国央行未增储黄金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,这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关。而高质量最终体现在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等方面。
首先,中国央行没有增储黄金,是综合国力提升和对人民币自信的表现,足现央行外汇储备管理的灵活性。2017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6.9%,超出预期目标;人民币升值6.16%,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,潜力巨大,以高铁、支付宝等中国新“四大发明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,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实施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,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,这一切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能支撑。正如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的,2017年,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,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平稳;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更加明显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,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,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。在这种总体利好的态势中,强大的国家信用、过硬的技术信用等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信用背书。概言之,因为国家经济金融体系稳健,因而减缓黄金增储节奏是合适的。
其次,中国央行在没有增储黄金的情况下,却在增储美元中维持或提高了黄金的外汇占比,显示了央行调整外汇结构的艺术性。黄金储备有两个重要指标,一个是绝对量,一个是相对量即黄金占外汇比。2009年以来,中国央行持续增储黄金,使得黄金储备总量位居全球第六位,而与此同时,黄金占比也有所提高。数据显示,2017年12月,中国央行黄金占比为2.2%,比2009年的1.2%提高了1%。要知道,这1%对于中国央行来说就是增加了788.5吨的黄金,超过整个日本央行的储金量。
这里的看点是,自2014年始,央行主要是通过不断减持美元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,外汇储备从2014年6月的峰值3.99万亿美元,减少到2016年12月的3.01万亿美元,减持幅度达到25%左右。而2017年央行改变了减持美元的策略,从2月份开始变减为增,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,这使得2017年12月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31399亿美元,较2016年末增加了1294亿美元。在一般情况下,美元和黄金是一对负相关的资产,2017年中国央行增持美元,保持黄金储备量不变,显示出了调整外汇结构的技巧性和艺术性。
最后,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势头不减,“上海金”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,西金东流依旧,这十分有利于藏金于民,增强对世界市场黄金资源的控制力和金价影响力。如2017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089.07吨,同比增长9.41%;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金交易量继续领跑世界,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5.43万吨,同比增长11.54%,成交额14.98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98%;特别是2017年4月,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(DGCX)正式上线“上海金”,上海黄金基准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首次使用,客户群延伸到了国外,这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,为中国取得国际黄金定价权迈出了一大步。
总之,2017年中国央行没有增储黄金,不能看成是对黄金战略价值的否定。
但是,不管怎么说,这一年没有增储黄金也是略有遗憾的事情,一方面相较美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和法国等大国,我国的黄金储备量并不高,黄金占比更低,持续增储是应该的;另一方面2017年的黄金价格还并非很高,适度增储还是经济的。有专家预测,受资源和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,未来几年,全球黄金产量将下降,期待着2018年中国央行能够实现自我突破,持续增储黄金,夯实国家黄金战略。